撤并中小学的另一种声音:“穷陪读”隐忧
2008年5月28日
蒙古自由联盟党:www.lupm.org
当前,内蒙古各地中小学撤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撤并的过程中,出现很多严重的问题。前不久,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一些旗县采访时了解到,有的地方中心学校配套设施跟不上,学生住宿难、吃饭难,很多农牧民经济负担加重,在外住宿学生人身安全缺乏保障。
部分城镇校舍严重不足 学生住宿成为难题。近几年,随着农牧区学生生源减少,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一些地方出现空壳学校。内蒙古自治区在各旗县区撤乡并镇中,也开始对农村牧区义务教育资源也进行整合调整。
如鄂尔多斯市,目前共撤并教学点9个,小学32所,初中10所,同时在城镇地区开工建设中小学6所,改扩建学校39所,完成投资1.48亿元。据介绍,2007年鄂尔多斯市还将撤并27所小学、12所初中和2个教学点;2008年准备撤并16所小学和11所中学。
随着学校撤并工作进程的加快,一些难题接踵而至。
部分城镇校舍严重不足,学生住宿成为难题。由于2006年开始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范围不包括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造成大量民办学校学生涌入公办学校。仅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公办学校平均班容量就达到65人以上,加之近两年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多,其子女也进入公办学校,导致公办学校人员拥挤,尤其是寄宿生人数猛增。
据统计,2005年鄂尔多斯市寄宿小学、初中学生分别占在校人数28.4%和57.8%,分别比2004年提高了5.3和5.6个百分点,造成城镇学校学生宿舍紧缺。
据介绍,当前,鄂尔多斯市中小学生实际住宿人数是66123人,而应住人数为70730人,有一万多名学生的住宿问题尚不能解决。
农牧民负担加重 出现“穷陪读”现象随着撤点并校工作的大规模推进,大量农村牧区学生需在城镇地区寄宿就读,在伙食费,交通费等方面的开支明显加重了学生负担。虽然国家财政给予了补助,但与学生实际支出差距仍较大。
据统计,2005年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中小学生伙食费每生每年1200元,除各级政府平均补助26元外,个人每年仍需支出1174元。
同时,内蒙古地区牧民居住分散,学校在没撤并前,一般距离牧户家大约50公里左右,而且10多公里处设有教学点。但学校和教学点撤并后,学生到学校上学普遍较远,最远的要到两百多公里外上学。
在赤峰市巴林右旗,迫于学校没有宿舍,一些家长只好投靠亲朋好友,或者干脆把孩子“寄养”在学校附近居民家。每个月除了要交上百元住宿费、生活费,为了让孩子能过上一点好日子,还要给房东交“小费”。
有的孩子年龄过小,生活不能自理,一些家长只得放弃农活,租房子轮流专职照顾孩子,出现“穷陪读”现象。宿等配套设施跟不上 严重威胁中小学生安全采访中,很多家长反映,每个星期都要骑摩托车或者雇小车接送孩子,这就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学生在校外租房,冬天生煤炉取暖做饭,稍有不当,便会引发煤气中毒。
更令人忧虑的是,女学生在外单独住宿不安全。2006年4月,伊金霍洛旗一名在校外租房的13岁女学生,受到不法分子性骚扰,直到当地派出所抓到不法分子,学校才知道发生此事。
为了推卸诸如此类的责任,许多学校与在校外租房的家长签订“无理”协议:在校外租房出现事故,家长负担全部责任。2006年9月,鄂托克后旗鄂尔和图中心校撤并时,曾引起牧民集体反对事件,他们表示支付不起孩子到100公里以外的上学费用,宁可让孩子在教学质量差的学校上学。
盲目撤并学校可能导致新一轮辍学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局长阿拉腾乌拉忧虑地说:“在西部落后地区,盲目撤并学校将导致农牧民子女上学难,有可能出现新一轮辍学。”
去年,民进内蒙古区委对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中小学辍学情况进行调研的报告显示,内蒙古农村牧区初中辍学现象严重,辍学率高达15%左右,导致辍学的一个原因便是家庭贫困,而撤点并校、集中办学则直接增加了一些学生家庭负担。撤点并校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同时,也出现教育资源新的失衡,加剧了贫困家庭子女辍学。据调查,由于路途遥远、住宿成本增加等问题,牧民子女全部在苏木、旗、盟市所在地接受教育,费用相当于农区的3倍―5倍。
)
即便是农区有学校的地方,教育质量不高,也造成学生流失现象。在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朝号村,全村有小学生700余人,约500余人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地念书,在本村就读的多是贫困户子女,学校教学设施不全,教学质量低,有20%的孩子因贫辍学或者面临辍学。
中小学资源整合不是简单地合并
需量力而行中小学教学资源的整合是一项大工程,对此教育部已明确规定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要本着“先建设、后撤并”的原则开展工作。
个别地方之所以出现强制迫从,一哄而上的做法,说到底是没有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办事。长期以来,基层的习惯做法是上面发文,没有领会精神实质便赶紧“埋头苦干”,一味地追求速度,甚至把速度写在文件中向上级领导汇报,当作一种成绩来夸耀。
同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中小学资源整合是要变革教育格局和教育体系,但是一些地方却认为仅是简单地合并而已。很多合并后的学校,依然由原来的代课教师任课,教师资源没有得到优化,师资培训跟不上,仅仅是建了新的教学楼。
再者,这种盲目做法也反映出一些基层僵硬的执政方式。凡是有老百姓站出来反对,就有这样的回复:别的地方也在这样做!百姓的实际利益都不考虑了,何谈执政为民?
一些地方,尽管中小学撤并已有很多后顾之忧无法解决,却依然按照“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在令人忧虑。
采访中,一些农牧区的基层干部和农牧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在经济发展落后,地方财力不足,认识水平偏低的农村牧区,撤并中小学的步伐亟须减缓。
同时,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新建和改扩建城镇学校,以解决城镇学校班容量过大问题,财政部门应对困难旗县给予倾斜。
再者,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纳入新的农村牧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范围之内,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缓解公办学校压力;
此外,对于农村牧区保留学校,应充分加以利用,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培训,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最后,应尽快建立完善贫困生支助体系,积极协调扶贫办、民政等部门加大政府对贫困生补助力度。在前不久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政府已经宣布在2007年适当提高47.8万名寄宿制贫困初中生、小学生的补助标准。
|